
据说缠中说禅顶翻东西经济学,那他到底讲了个啥?
缠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,写下了这篇文章,借由108课引路,有幸读到了缠师这充满真诚的、智慧的告诫,让我震撼,进而引领我去看缠师的其他文章,不再局限在108课里,感恩缠师的思想智慧,对我的人生、工作、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帮助。 说点想说的话:给现在、未来的人类 (2008-05-25 15:13:09) 这次的病,说实话,并不是本ID预计中的事情。本ID又没有神通,不过平凡人一个,只是一个永远只愿意站立的人,而且希望探索、展示人的所有…
经济学家蔡昉表示「现在最紧迫的目标是刺激居民消费,把钱发到居民腰包里」,如何解读?
欧美很早就尝试过以工代赈,最著名的当属罗斯福新政,试图通过扩大公共工程、提供就业机会、加强监管、推动金融改革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。 很多人可能会说罗斯福新政不是正面案例嘛?实际上并非如此,真实的情况是罗斯福新政在开始的几年有比较好的效果,但是很快就再度陷入低谷与萎靡,若非二战吸引了大众的焦点,罗斯福新政的最终评价大概率是失败。 为什么前些年欧美国家不少经济体都选择了发钱,他们历史上或多或少都进行过…
《资本论》作为一部经济学理论著作,历经200年,是否已经过时了?
分不同层面吧。 从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力来讲,《资本论》已经过时的。过时的原因,不是因为《资本论》写得很差。 而是因为,200年后的今天,经济学界已经不再讨论“ 财富来源”这个元问题了。不是资本论被抛弃,而是资本论所针对的那个问题,被整个儿的“遗忘”了。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,经济学本身就是为了研究 “我们人类的财富为啥会增长”这个根本问题而诞生的。亚当斯密,到李嘉图,这些经济学家的老祖宗都认为,劳动是财…
严格落实八小时工作制会导致经济崩溃吗?
问题来源于一个现象:很多人实际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。 倘若严格落实八小时工作制,对经济的影响源起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。分析影响要区分两种情形: 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:一个人从十二小时工作制转变为八小时工作制,改变的是单个个体的劳动时间供给,市场需求会通过其他个体的参与来满足,也就是说原本两个人的工作平均分给三个人来做,工资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。供需关系没有发生变化,劳动力价格(劳动时间价格)也不会发生变化…

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,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属于疫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对此如何解读?
这个表态非常危险,说明决策层可能还没有意识到,过去三年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 过去三年,国内经济最根本的变化是城镇化进程的结束。但是这与疫情不存在直接联系,只是巧合。下图是每年的新增城镇人口数量: 从图上可见,自本世纪初以来,每年的新增城镇人口数量在2000万人左右,少数年份稍低,大部分年份更高。然而,自2021年开始,国内的年度新增城镇人口数开始迅速下滑,去年已经跌到了600多万。 按国际经验,…